我国有句谚语:“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”
这表达了在文学和艺术领域,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和多元性使得难以确定谁是绝对的佼佼者。人们的背景、经历和偏好不同,导致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各异。
例如,有人可能偏爱李白的豪放与飘逸,而其他人或许更欣赏杜甫的沉郁与顿挫。
正因如此,即便是成绩优异的高考生,在语文科目上也往往难以取得满分,这与数学或物理等科目明显不同,后者有可能实现满分。
然而,今年福建泉州的高考生卓孟毅却打破了常规,他在语文科目上取得了满分,给全国网友带来了不小的震撼。
有网友表示,“能够在今年数学和语文中取得满分的人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,这些考题并非一般人能够解答的,只能说是经过层层选拔出的人才确实非凡!”
参与本届高考的一位福建考生分享道:“真的很佩服,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,我写得都快崩溃了……”
另一位网友甚至评论说:“这可能就是苏轼再世,连李杜、王安石、范仲淹乃至王勃都难以做到。”
尽管许多人对这一成就表示赞赏和敬佩,但也有一部分网友表达了质疑。
一位网友就写道:“语文满分?这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,我从未见过作文能得满分的……”
另一位也留言表示怀疑:“作文竟然能满分,真不知道这分数是怎么来的……”
对于这些质疑,不少网友进行了辩解。
比如一位网友指出:“真想看看那篇作文,高考试卷评分由三位老师完成,能够在阅读理解和作文部分获得满分,确实需要实力加上一些运气。”
还有一位自称了解情况的网友透露,他通过某种途径看到了卓孟毅的满分作文,认为文章写得非常好,字迹也非常漂亮。
01 高考作文满分真的很难吗?
从上述网友的评论可以看出,许多人之无尽神域所以对卓孟毅的满分语文成绩表示怀疑,主要是因为不相信他能写出满分作文。
然而,作为一名专注于教育领域的自媒体人,我并不对此感到意外,因为历年来在高考中获得满分作文的考生并不少见。
例如,2001年高考中,蒋昕捷凭借一篇名为《赤兔之死》的作文赢得了满分。
2003年,北京考生耿亮的《转折》和陕西考生柳存定的《吊屈原赋》均获得了满分。
2010年,江苏考生王云飞的《绿色生活》同样获得了满分。
……
近年来,高考满分作文的例子不胜枚举,远超过我在这里列举的几例。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上网搜索更多信息,很多满分作文还附有原稿图片。
阅读这些满分作文后,你会发现,它们的成功并非源于运气或评卷老师的个人喜好,而是真正基于学生的才华和实力!
02 学霸的满分作文是如何炼成的?
提到写作文,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到头疼,尤其是刚开始接触写作的小学生。
以我家女儿禾禾为例,去年九月刚升入小学三年级时,她首次接触写作小作文,经历了一段艰难的“写作困难期”。
每当语文老师布置作文作业时,她总是非常苦恼,常常将作文作业留到最后才做。
即使到了最后时刻,她还是难以下笔,经常只能写出零星几个字,内容断断续续。
当被问及为何写不出来时,她提到了几个问题:
首先是不知道写什么,缺乏可写的素材。
例如,有次作文题目是“难忘的事”,她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有什么难忘的事可写。
其次是虽然想到了素材,但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使其清晰、生无尽神域动。
比如一次作文题目是“我的妈妈”,她知道自己想要写什么,但写出来的内容却很干涩,仅简单罗列了妈妈的外貌和日常行为,缺乏情感色彩。
最后,缺乏写作动力,对写作不感兴趣,不明白为什么要写作以及写作对未来的意义。
刚上小学三年级时,女儿的这些问题尤为突出,每当老师布置作文作业时,她就情绪低落,愁眉不展。
美国作家斯蒂芬·金曾说:
“写作对我来说,就像驾驶汽车。虽然我开得不好,但要到别处去,就得靠这辆车。而驾驶技术,只能在一次次的驾驶过程中逐渐熟练。”
对学生而言,写作也如同驾驶汽车。那些能在高考中写出满分作文的学生,起初在写作上也许与普通孩子无异,甚至写得不好。
他们之所以能在高考中取得满分作文,全赖于后续学习中的不断练习和积累的写作技巧与经验。
03 卓孟毅谈论写作文的经验
卓孟毅在谈到写作时表示:“我认为关键在于立意和素材的积累。立意方面,主要是加强审题训练……即用一句话概括文章题目的核心意义,然后结合积累的素材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展开。”
从卓孟毅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出,写出高分作文主要依赖三个要素:积累写作素材、提升写作技巧以及多写多练。
大量阅读优质课外书籍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,对小学生来说都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法。
至于写作技巧的提升,通常语文老师在讲解作文时会传授一些技巧,学生也会在阅读优秀作品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。
如果家长文笔不错,还可以直接教授孩子一些写作技巧,或是提供一些无尽神域专门的“写作主题”教辅书供孩子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