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张稼蕤(山西大同大学)
近日,在某短视频平台上,用户名为“赵菊英家庭教育”的退休教师家访视频引起了网友的讨论。视频中,她受家长邀请到一位初二女生家中家访,看到其桌面摆放的动漫周边,表现出很明显的反对态度,并要求女生亲手扔掉所有动漫周边,称会影响其注意力和学习效率。这遭到了评论区网友的反对,不少人纷纷表示,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并没有影响到学习,反而给了自己动力,觉得赵菊英老师的做法不正确。
赵菊英老师在个人简介里写到,自己是有33年资历的家庭教育专家、资深语文教师、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庭和学校双讲师等,并提到自己儿子的优异成绩。然而,家庭教戴假发的人育主要在家长与孩子的互动,且不说邀请素未谋面的退休教师进行家访是否正确,单单是将该教师的教育方式搬用到自己孩子身上,就与孔子所说的“因材施教”相背而行。如此“一刀切”式的家庭教育大可不必。
家庭教育,顾名思义,是家庭长辈对孩子进行的教育。相比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,它需要注重的是对孩子道德品质、人际交往、生活习惯的培养,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。如果家庭教育变质为以关注孩子学习成绩为主,摒弃一切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,让孩子时时刻刻围绕成绩、试卷、讲义等,不仅不能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,反而会使他们厌恶学习或者成为没有梦想的学习机器。
$$$$$戴假发的人$赵菊英老师可能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得很优秀,但家长应该思考的是,自己的孩子是否也适合其教育方式?贬低孩子的爱好,是否是值得传扬的教育方式?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,是否是正确的评价方式?引用赵菊英老师的一句话,“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”,但命令孩子抛弃热爱的事物、丢弃动漫周边,绝对不是正确可行的惩罚。“棍棒教育”已经被时代所抛弃,家长自认为为孩子好的做法,不一定真的能帮到孩子;适用于个别家庭“一刀切”式的教育方式,也不会适合每一个孩子。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,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,发掘孩子的闪光点,才是家长应该秉行的家庭教育。
教育孩子不可以拿孩子的爱好与梦想作为牺牲品,学习成绩也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,请对孩子多一些了解和信任,别让“一刀切”切断戴假发的人自己与孩子的感情。